市內資訊

莫陷入食品安全曝光疲勞

更新時間:2017-12-09 12:42:47 來源:10forwardtheexperience.com 編輯: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 公眾微信號 從“染色饅頭”、“豬肉變牛肉”,到“廚房變染坊”等光怪陸離的新聞事件中,人們的第一反應就算不是出離憤怒,起碼也要“嘖嘖稱奇”,然而,更多人對這些新聞的反應卻是見怪不怪、無奈調侃。 
  之所以會有這種反應,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已經(jīng)肉身百毒不侵、心靈異常強大,而是因為已從以往經(jīng)歷中看到了太多的“類似”和“輪回”。
  “類似”的不僅是主題,更在于問題出現(xiàn)的模式和應對方式:媒體曝光——相關部門迅速行動——有關責任人表態(tài)——偃旗息鼓、風波平息——迅速遺忘——下一事件曝光。每一起事件過去,似乎都“沒帶走一片云彩”。 
  一輪輪風波中,少不了的永遠是媒體的口誅筆伐,相關部門的快速反應,相關責任人的道歉表態(tài)。但到底缺失了什么,才導致人們在同一塊石頭上一次又一次被絆倒?
  歷次食品安全事件中,我們聽到了道歉,但沒看到令人滿意的嚴懲;我們聽到了表態(tài),但沒看到具體有效的解決措施;我們感受到了痛和反思,但沒看到這些轉化成更強大的改革推動力?!?BR>  從制定實施食品安全法,到成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,從奶業(yè)整頓到各種專項整治和抽檢,監(jiān)管力度不可謂不大,食品安全立法不可謂不多,然而,屢屢曝光的安全事件和屢屢受挫的消費信心說明,反思和整頓依然乏力,目前更需要對食品行業(yè)來一次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和制度的“全盤掃描”和“全面升級”。
要加強監(jiān)管,關鍵是盯緊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染色饅頭事件中,正是由于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留有一道違規(guī)操作的“細縫”,才造成最終的“全軍覆沒”。 
  集中突擊式的抽檢和清查,只管得了一時,治標不治本。只有建立長效和常態(tài)的工作機制,才能真正拉緊食品安全網(wǎng),重塑消費信心。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

  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編輯或轉載稿件,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分享到:

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