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

留在報頭的懷念

更新時間:2018-03-19 12:31:26 來源:10forwardtheexperience.com 編輯: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 公眾微信號 11月15日,天空烏蒙,北風(fēng)微拂,寒雨輕飄。
昨日還暖意濃濃的天,今突然變臉,氣溫驟降,人們感到冬天來了。
我坐在公交車上,從腳底生出陣陣寒意??诖鼉?nèi)手機鈴聲突然響起,我不太情愿地把手機從衣袋里拿出來,嘈雜的人聲中,我聽清是報社編輯龔愛民的電話,他語氣沉痛地說:“范敬宜先生逝世了,報社請你寫篇文章,紀念他?!?BR>聽到噩訊,我半響無語。
我與范先生從未謀面,但先生那酣暢流利、磅礴大氣的文章,我早就拜讀過;先生那政治家的眼光,高屋建瓴的辦報謀略與風(fēng)格,我從《遼寧日報》、《人民日報》感悟過。至今還記憶猶新的是先生任《人民日報》總編輯時策劃的長江行大型采訪,篇篇文章勾勒出從長江源頭至出口的廣袤華廈大地,沐浴改革開放春風(fēng)呈現(xiàn)出的勃勃生機,令人讀后蕩氣回腸。
先生是大家、名家。但先生虛懷若谷之風(fēng)范令我銘記終生。
1993年,我從市計委調(diào)任大庸報社總編輯、社長。那時的“大庸報”三個字是從電腦中打印出來的。電腦是個好東西,它把世界縮小了,但電腦終究是人制造出來的一種工具,缺少人的靈氣。
當時,一些讀者對我說,報頭要另外寫,由于諸種原因一直擱淺到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之際。這時,恰好經(jīng)濟日報社李東東在在張家界市掛職,任主管意識形態(tài)的副書記,于是,我們請她在京覓人題寫報名。
我?guī)е鴷r任美術(shù)編輯的張世炎同志再次向東東書記匯報,東東書記笑著說:“老熊你真是個急性子,請《人民日報》范總編輯寫了,不會誤事的?!睎|東書記說完,立即撥通了《人民日報》范總的電話,詢問題寫報名一事?!皽蕚浣裉焱砩蠈懩亍保娫拑?nèi)傳來范總平和的語調(diào)。一旁的張世炎碰了我一下,輕輕對我說:“考慮到今后的要求,可能要題寫一橫一豎兩種式樣的報頭。”我想確有必要,于是顧不得上下級間的禮節(jié)了,打斷東東書記的電話說,請范總題寫一橫一豎兩種式樣的報名。東東書記說:“得寸進尺啊,還要寫兩個報頭,范總忙呢?!闭f歸說,東東書記在電話中還是把我們的要求告訴了范總。
一周后,由范先生題寫的報頭經(jīng)東東書記轉(zhuǎn)到了我的手中,小心翼翼地展開還散發(fā)著墨香的宣紙,力透紙背、飄逸俊秀、充滿靈氣的“張家界日報”五個大字映入眼底。細細品味,令人心胸開朗、靈光閃爍。從此,《張家界日報》便有了沿用至今的報頭。
字是要用心寫的,用心寫的字,作者那份真情實意便會躍然紙上;字是要用神寫的,用神寫的字,點橫撇捺便筆筆閃爍著智慧的靈光。“張家界日報”五個大字是先生用心用神寫的。字字有神,筆筆有靈。張家界與先生真是有緣,先生1996年來張家界采風(fēng)時又寫下了“華夏名山三十六,最幽最奇是此山”之佳句。
先生1996年來張家界采風(fēng)時,審讀了《張家界日報》。后來東東書記告訴我:“范總看了你們的報紙,說辦得不錯,有點大氣。”我對東東書記說:“怕是沾了范總的光。”
時間過去了5000多個日日夜夜,許多往事漸被塵封。今聞先生仙逝之噩訊,快被塵封的記憶便又一頁頁翻開,往事歷歷在目。
人要常懷感恩之心,更應(yīng)常揣感激之情。先生仙逝,謹以拙文聊述先生對《張家界日報》關(guān)愛之情,表達對先生的深切懷念。....... (作者系張家界日報社原社長、總編輯。)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

  免責(zé)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編輯或轉(zhuǎn)載稿件,內(nèi)容與相關(guān)報社等媒體無關(guān)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
分享到:

上一篇:白族曲藝·打蓮花鬧
下一篇:三亞看海
復(fù)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