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家界民俗風情

土家族古代社會制度文化研究——喪葬制度文化(二)

更新時間:2018-03-19 12:07:33 來源:10forwardtheexperience.com 編輯:okzjj.com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 公眾微信號

    第二節(jié) 喪葬禮儀

  土家族的喪葬禮儀,在“改土歸流”前,都由梯瑪主持;在“改土歸流”后,則改由道士主持。但是,因地域因素的影響,在“改土歸流”之前的各個歷史時期,喪葬禮儀的程序與內(nèi)容表現(xiàn)出南部地區(qū)與北部地區(qū)之間的極大差異性。

  一、土家族北部地區(qū)的喪葬禮儀

  在“改土歸流”之前,鄂西土家族地區(qū)的喪葬禮儀復雜而又嚴格。繁雜的禮儀程序與內(nèi)容關系著亡人的“超度”、“來世”以及在世者的富貴與禍福,因此辦得十分認真嚴格。以下,簡要介紹以做超度法事、看風水擇地、擇吉日下葬為主要內(nèi)容的喪葬禮儀程序。

  1.為將亡者送終。嚴格地說,喪葬禮俗從死者彌留之際開始。尤其是長輩或者老人,彌留之際,盡可能讓所有后輩跪侍床側(cè),以盡孝道,待其氣絕之后,方全家舉哀。入棺之前,由主持家政的長者托人或由死者生前指定的人為死者凈身、穿壽衣、下榻。凈身時用麻布洗死者的五心(頂命心、太陽心、心口窩、腳板心、手心),洗過的布晾干后,待出殯前燒掉。收殮入棺不封棺口,停于中堂,棺下點燈,晝夜不熄。

  2,報信,即告之鄉(xiāng)鄰和親族。死者人棺之后,即刻派人給鄉(xiāng)鄰和親族送口信,告之“大夜”日期,以便吊唁。

  3.開路。人死即焚化燒紙若干,請梯瑪(許多地方土家人已經(jīng)改請道士,南部廩卡人則堅持請流落)擇時入殮,誦經(jīng),謂之“開路”。顧名思義,即為死人開去來世之路。

  4.叫茶(奠茶)。入殮之后,由道士(梯瑪或流落,統(tǒng)名叫“土老司”)為死人開咽喉,叫茶、叫飯。俗有“莫飲陰間忘魂湯,只飲陽間一杯茶”之說,意在叫茶之后,亡人不會因喝陰間的忘魂湯而忘卻在世之事。

  5.堂祭。出殯前夕請道士(梯瑪、流落)做法事,或請塾師行禮儀式。隨著社會的開化,土家族熱衷請塾師作禮儀,俗稱“道士作一七,不如秀才作一揖”。

  6.出殯。或叫出喪。清晨,延黃冠、浮屠,道士賃亭彩、伙帳、金架,孝子抱靈牌,在靈前跪拜,謝抬喪之人。游行路途或街市,親友出送,以此炫耀,謂之送亡靈上山。送葬時,沿途丟紙錢,稱之為“買路錢”。

  7.路祭。殯過之處,如系親友家宅前,親友家則備香燭、茶菜,設祭桌于路旁以祭之,謂之路祭。

  8.擇地、下葬。喪家在出葬以前請陰陽先生選擇墳地,然后擇吉日吉時出殯下葬。墳穴挖成后,道士于井內(nèi)向外撒米,孝子在井外跪接,叫做“接祿米”,有繼承祖先衣祿之意。

  9.復山。葬后三日,喪家老幼,均著孝服,至墓地叩拜,給墳上添土,謂之復山。

  10.回殃,又稱“回煞”?;匮耆掌谟傻朗堪醇鬃油扑阃鋈四橙漳硶r由某方回,又某時由某方去。意在亡人念在世之事。屆時,喪家備茶果于亡者之屋,讓其回家享用。

  11.報七。殮后由道士推算以后每逢七必祭,應祭七個七(四十九天),在此“七七”中,富者還延僧誦經(jīng),以洗在生之罪,謂之可使亡人超度。后人還看這七七中有幾七與農(nóng)歷七日相合,有合者則認為后人不缺“吃”。

  12.繳靈。將死者亡年、月、日,書在特制的紙板上,謂之靈位,朝夕供奉,直至三年,請僧焚化,謂之“繳靈”。

  十里不同風,百里不同俗。地域的差異以及家庭成員構成的區(qū)別,土家族北部地區(qū)的喪葬禮俗亦有差異。比如有的地方超度,既請土老司念經(jīng)超度,又請道士開路。土老司念經(jīng)時,裝成死人,親人圍著哭泣。死者是女人就背著鋪蓋、鞋子;死者是男人,就背著煙桿、柴刀,家人拉著土老司哭泣,最后把所背的東西燒掉。埋葬時請土老司在墓穴中畫八卦,灑雄黃酒,棺材入墓穴前孝子先挖一鋤泥土于井中,左手將鋤舉過肩向后,問:“后面有人沒有?”眾答:“有。”意思是有后人傳宗接代。之后旁人接過鋤頭,孝子起,俗稱“定脈”。定脈后才下土葬入墓井。有的地方,請先生念經(jīng)開路,樂器是銅鈴和竹鼓。念經(jīng)時,一手操鈴,一手敲竹鼓。入殮時棺材在堂屋橫放,尸體頭的一方靠火爐、家神那一方,以示不忘祖先。開路后才擺正棺材。發(fā)喪時由死者親屬披布,布為白色,從頭到肩交叉捆在腰上。披布人手執(zhí)長刀,沿途砍樹枝、荊棘,也有打火把引路的,以利送葬隊伍的通過。棺材入墓穴以后,才用桐油石灰封棺材口。

  有的地方的葬儀有嚴格的等級,按亡者的輩分資望決定著葬儀的繁簡。對非正常死亡者,尸體不能進屋,親戚不能接近尸體,由他人辦理入殮,不能在堂屋舉行喪葬儀式,不能埋在家族祖墳山上。對夭折者,不穿鞋子,只穿襪子和草鞋,葬喪儀式簡單。古時候,有的地方還有停葬之俗,死者先于長輩及同輩年長者而死,必須將棺材停放在屋外修的停棺棚,待長輩及同輩長者死后方可上山安葬。

  二、土家族南部地區(qū)的喪葬禮儀

  唱喪堂歌是南部土家族喪葬儀式中的一個重要內(nèi)容。打廩跳排是為亡者舉行“超度”儀式,近乎娛“神”,而唱喪堂歌的目的則是娛人。在北部土家族那里,打喪鼓、跳喪以及唱喪歌是組合在一起的,反映了古代喪葬儀式向高級形態(tài)演化的趨勢。但南部土家族則將這幾個環(huán)節(jié)上保持有不同時間段的風俗,反映出南部土家族地區(qū)喪葬禮俗的原始性。

  在南部土家族地區(qū),在停喪期間,白天時間以及出殯前一個晚上由流落引導眾孝子打廩跳排,其余晚上則完全由喪堂歌師傅們擊鼓唱歌。這種歌有兩個特點:    第一,這種喪堂歌正是秦漢代以前的下里巴人之歌。楚國大夫宋玉答楚王問中曾提到一個有名的風俗:

  客有歌于郢中者,其始曰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,國中屬而和者,數(shù)千人;其為《陽陵》、《采》,國中屬而和者,數(shù)百人;其為《陽春》、《白雪》,國中屬而和者,數(shù)十人而已也;引商刻羽,雜以流征,國中屬而和者,不過數(shù)人;是曲彌高者,其和彌寡。

  數(shù)千人唱和《下里》、《巴人》的風俗,自從漢代以后典籍中既已不再見到記載。自古以來,“下里巴人”雖成了“俗”的另一個代名詞,似乎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東西。但后代文人學者想象起“和者數(shù)千人”的壯闊場面,無疑能產(chǎn)生某種浪漫情緒,因而后人追憶此事,描繪此場景的作品屢見不鮮??墒?,無論何人,都沒有辦法再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重見“和者數(shù)千人”的盛況場景。所以,自古以來,學者注釋這一節(jié)文字時,都會說,此乃巴人風俗,自巴子國滅后,此風不再。

  然而,在南部土家族地區(qū),此風卻自古依然。某家有老人去世,遠近歌師都會不請自到,晚上在靈堂唱喪堂歌。唱喪堂歌時先由一歌師擊鼓起歌。鼓點為一長三短,即:“咚——咚—咚—咚—”,所以又叫“三棒鼓”。歌聲則按鼓點大約七字一句,四句一節(jié),每節(jié)的第二、第四句要押韻(大致押韻)。中間也允許稍有長短,歌師唱完一節(jié),眾人就一起放開嗓門和最后一句,和聲為:“啊——啊啊——人哎——哎哎——啊生啊——。”從和者人數(shù)多寡,可斷定歌師水平高低。歌師唱得好,和者數(shù)百人,唱得不好,和者寥寥,不出多久,必有其他歌師接過鼓棒,重新領唱。盛大的場面,必定有來自各村的歌師輪流叫板,眾親友及專門從各村湊熱鬧而來的人都會鼓足了勁將哪一句“啊——啊啊——人哎——哎哎——啊—啊生啊——”和得振聾發(fā)聵。在寂靜的山村,歌聲也常常傳出數(shù)里,在山間回蕩。乾隆年間,一群從中原來到這里做官的文人,雖然身臨現(xiàn)場感受了這動人場面,但不知這正是“下里巴人”古風,反而要下令嚴禁:“初喪家繞白布于首……里堂無論親疏,皆來坐夜,鑼鼓喧鬧,歌呼達旦,名日鬧喪,喪家設酒以待,稍節(jié)省,眾共非之……此風甚為無禮,現(xiàn)已嚴禁,近亦漸少。”

  必須說明的是,喪堂歌中只用鼓而沒有鑼。修志的外來官員于此稍有偏差,在打廩過程中有一節(jié)跳排儀式,連鼓都不能打,只能敲木頭作節(jié)拍。

  第二,喪堂歌將漢文化的倫理觀念與巴人的浪漫情緒結(jié)合在一起,典型地反映了民族文化融合的軌跡。這種結(jié)合反映在內(nèi)容上,也反映在形式上。從內(nèi)容上來說,喪堂歌既有倫常禮義的教諭,也有敘述亡者生平事跡的藝術鋪排。倫常禮義教諭常常有現(xiàn)成唱詞可用,臨場稍作發(fā)揮即可。但鋪排亡者人生時,則全靠臨場回憶和編造。既要切合亡者特點,又要七字一句,四句一節(jié),難度之大,不亞于做七步詩。因為歌師必須在一至兩個“咚—一咚一咚一咚”的鼓點節(jié)拍中完成創(chuàng)作任務,所以非有經(jīng)驗、有藝術氣質(zhì)、有語言天才是做不成歌師的,從這些歌師身上,我們也明了了南部土家族地區(qū)何以藝術大師輩出。文學家沈從文,畫家黃永玉等。從形式上來說,即便是倫常仁義教諭的歌詞,在結(jié)尾眾人的“和”中,必定是那句慨嘆“人生”的“啊——啊啊——人哎——哎哎——啊—啊生啊——”。把對人生無奈或是慨嘆,表達得淋漓盡致。這種表達方式,在中原文化里是少見的。這是一種純藝術化的表達,是倫理與藝術的結(jié)合。既浪漫又含有悲切,跟楚辭是同一種風格。在喪堂歌的唱和中,都得到了完美的體現(xiàn)。

  盡管有關土家族喪葬禮俗的研究著述已經(jīng)很多,但可以肯定地說,我們對土家族喪葬禮俗的理解還非常有限。土家族喪葬禮俗中有許多環(huán)節(jié)來自遠古時代的社會,保持了人類在漫長歷史中文化變遷的一些規(guī)律;在這些禮俗中還保留了人們解讀禮俗的長久興趣和各種解讀形式。因此,對這些解讀本身的解讀將是一件非常需要時間、也非常重要的理論研究工作。

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

  免責聲明: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,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(wǎng)編輯或轉(zhuǎn)載稿件,內(nèi)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(nèi)容未經(jīng)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(nèi)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
分享到:

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
分享到: